八月的赣鄱大地,艳阳高照,微风吹拂,焕发着盎然的绿意和生机。
正当江西人民经历了肆虐的非典、洪灾、早灾重大考验,打赢了一场场硬仗,朝着加快江西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出更加铿锵有力步伐的重要时刻,胡锦涛总书记第二次来到了江西这块红土地。这是对江西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是的全省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
8月28日下午5时20分, 一架波音737专机平稳地降落在赣州黄金机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身着白衬衫,满面笑容地走下舷梯,随后下来的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以及有关部委领导:胡锦涛总书记同前来迎接的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等一一握手。
总书记日理万机,下午会见了匈牙利总理,又经过了1600公里的空中旅行,但一刻也不停,乘车直奔赣州市章贡区解放街道西津路社区。
(一)
下午5时30分左右,西津路社区。刚放学的小学生正在健身游乐设施尽情玩耍,老人带着孩子在绿地、花坛边悠闲地聊天。
几辆中巴开进了社区,当汽车停下后,人们发现走下来的是胡锦涛总书记。
“总书记来了。”
“大家好!”总书记面带微笑,频频向居民挥手致意。
胡锦涛总书记走进社区党校,仔细了解社区党支部开展“—个支部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活动,把党建工作融入社区文化,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经验。
支部书记曾桃珍介绍说:“我们是赣州最早成立杜区党校的社区,做别了有兼职教师,有培训计划、有固定场所,有规章制度;另外社区活跃着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今年他们就结对帮扶86人。特别是这次抗非典,党员志愿者每天自觉在社区散发宣传标语,对楼道等公共卫生场所消毒,在社区里筑起一道防治非典疫情的铜墙铁壁。”
“社区育多少户人家,有没有下岗的?”总书记问曾桃珍。
曾桃珍说;“社区有1314户共4047人,主要是拆迁返迁户,有186名下岗职工。这几年让区党支部通过各种渠道帮助123入实现了再就业,还有60多人通过灵活就业解决了生计问题。”
胡锦涛连声说;“感谢你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帮助下岗工人解决了最大的难题。”
社区老人之家,十多泣老人正在吹拉弹唱。总书记走进来,兴致勃勃地与老人们交谈。京剧社的队长郑结民老人兴奋不已,握着总书记的手说:“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在这里老有所乐,我唱了两年的京剧,身子骨更硬朗了,都没有感冒过!”欢声笑语中,胡锦涛祝老人们健康长寿,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快乐!
走出老人之家,胡锦涛总书记又顺着窄窄的楼道,登上二楼社区警务室,仔细询问了派出所管片女民警社区警务工作。胡锦涛对女民警高萍说:“我想问一下,公安部最近推出便民利民30项措施,有哪几项跟你工作有关?”
“户籍管理、暂住人口、出入境管理…。”
“暂住人口有什么变化?”
“不要办理暂住证了。”
“现在怎么掌握暂住人口的情况?”
“我们是以日常管理为主,登记率要达到100%。”
总书记微笑着点点头:“不错,你们工作很扎实。”
胡锦涛总书记一行不顾辛劳,驱车赶往章贡区中山路社区看望困难职工。章贡区二轻服装厂厂岗职工杨福生和爱人钟福英搀扶80岁的岳母郭秀英,带着两个女孩在门口迎候着总书记的到来。在简陋的小屋里,胡锦涛同杨福生一家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从每月的总收入,到生活开销,都—一问到。
总书记来到下岗职工家,使杨福生一家十分感动。夫妇俩都紧紧拉着胡锦褥的手,上初中的孩子也紧紧挨着胡爷爷。钟福英激动地告诉总书记;“政府每月都给我们发了低保金,在社区党支部和亲友的资助下,爱人去年搞起了摩托车出租,我今年也安排到社区服务中心做钟点工,—家—个月能赚600多元钱。”
胡锦涛对他们说:“我们—下飞机就来看望你们。你们生活有困难,作为总书记、我感到很歉疚;在社区的帮助下,你们的困难得到了初步解决,我又感到很欣慰。”
说到这里,胡锦涛慈样地抚着两个小女孩的肩说:“我们有再大的难处也要保证孩子们上学。要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解决暂时的困难,相信我们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将来孩子大学毕业以后,日子会更好!” 总书记边说边将慰问金送到钟福英手中。
面对总书记如此的关心,这对中年夫妇激动得一次次哽咽。郭秀英老人紧紧拉着总书记的手不放。
总书记对普通下岗职工无微不至的关怀,令在场的人们十分感动。
(二)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重要问题,也是胡锦涛总书记一直极为关心的问题。一到赣南,他便提出,到农村去看看,到农民家里去看看。
8月29日,胡锦涛一行驱车120多公里,来到会昌县小密乡半迳村农民钟检娣的猪—沼—果养殖基地。53岁的女共产党员钟检娣全家1997年搬到半迳村果园规划区,承包了10亩荒山种植脐橙,并在园内建好了沼气池、猪栏,形成了猪—沼—果的综合立体模式。发家致富后,钟检娣不忘乡亲,专门联系了2户村民,帮助他们种果发展经济。
走进钟检娣的脐橙种植园,胡锦涛被眼前的一幕所吸引:融融的阳光里,青山耸翠,成片的脐橙树挂满果实,长势喜人,向人们昭示着丰收和喜悦。钟检娣欣喜地跑前跑后,招呼总书记又是看果园,又是看沼气池。
总书记亲切地问钟拉娣;“种了多少果树?”
钟检娣带着笑意回答:“有10亩。”
“每亩能收多少斤?”总书记又问。
钟检娣扳着手指说: “—亩2000多斤,一块五一斤,去年全家养猪、种果的收入有二万五,加上儿子、媳妇的工作收入,有四万元左右。”
胡锦涛关切地问:“今年果树受旱,没有受影响吗?”
“没有,乡里帮我们解决了抗旱问题,从水库里引水,还搞了人工增雨。今年初赣南下了大雪,千部们都来替果树扫雪、防冻。”
胡锦涛欣慰地说:“年初抗冻,前一段抗旱,真不容易,不管怎么样你们的脐橙林今年保住了。”
钟检娣热情地招呼总书记察看沼气池和猪栏,在厨房里,她手持打火机伸向不锈钢液化气灶。随着“噗”地一声响后,灶台的出火眼喷出两团红红的火焰。钟检娣高兴地对总书记说:“自从村里有了沼气,我们生活更方便了,厨房也变整洁了。沼气不仅改变了农村人的生活习惯,而且让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钟检娣一家舒心的与总书记细说农家事.钟检娣指着身旁的年轻人说:“我孩子是农校毕业的,在乡里担任农技员,他一身兼数职,经常为附近农民提供技术帮助,家里的果园也靠他提供技术。”
胡锦涛风趣地说:“你们家有独特优势,懂科学,技术上有保证,这是致富的一个重要条件。”
胡锦涛接着说:“看到你们一步步富裕起来了,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我们特别高兴。党在农村的政策说到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让农民富起来。这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技,三要靠自己的努力。”
钟检娣说:“我是—名共产党员,自己富了不算富,县里正在开展亲民为民富民活动,我帮扶了两户困难户,今年他们的果树也挂了果,年产值可达一两万元。”
胡锦涛听了不住点头:“看到你们富起来,我很高兴。党员带头致富,并带动其他农户走上富裕之路,这就是贯彻落实了中央的要求。”
融融的阳光下,钟家的院落里不时传出开心的笑声。
8月29日,胡锦涛一行来到于都县渣林工业园,映人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化标准厂房和一个个火热的建设场面。这个工业园2001年7月才破土动工,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来经营园区,目前工业园区已签约项目90家,引进合同资金18.5亿元,实际进资4.2亿元,动工建设厂房的企业60多家,投产企业15家。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是园区去年底才投产的企业。它首期投资3500万元,建起6条牛奶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到100吨,该项日带动全县建起奶牛养殖基地25个,农民饲养奶牛6000余头。
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于都李子园食品有限公司,在察看无菌车间鲜奶生产线时,胡锦涛和公司董事长李国平算了一笔账:一头奶牛纯收入3000元,一个四口之家养3头奶牛,一年收入就上万元。按照你们计划三年之内发展两万头奶牛,不仅会有更大的利润,还可以解决1万户农民生活问题。
当地干部插话说:“我们这里的农民提了一句口号,叫“牵着奶牛奔小康”大家都会心地笑起来。
离开时,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要不断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同时希望更多产业化龙头带领农民致富,为农民谋划持续和稳定的增收渠道,使他们在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受益、得实惠。
兴国是著名的灰鹅之乡,全县有11.2万户养殖户,有各类灰鹅购销联合体13个,年出笼灰鹅在902万羽以上。全县养鹅的年产值已经达到2.6亿元,成为超粮食产值的一项支柱产业,仅通过养鹅,就使全县农民人均获得153元。
8月30日,艳阳当空,热气腾腾,胡锦涛一行驱车来到位于涟江镇罗廖村的灰鹅购销联合体。收购站一片繁忙,大棚里几千只灰鹅“哦、哦”齐声放喉,大货车里满载着运往广东的灰鹅。养鹅专业户周有禄今天赶上好日子,他挑了22只灰鹅来卖,正在过秤。胡锦涛走到小伙子跟前,向他伸出热情的手。
“这是你的灰鹅,家里养了多少只?”
“一年能养—千多只。”周有禄答道。
“每年可以赚多少钱?”
“赚一万多块。”
“能保证都卖出去吗,”
“能。我们都签了合同。”
“今天什么价格?”
“五块,我们养—只鹅就抵得上养一头猪的效益。”
当地干部介绍说:在广东一对鹅掌三十多元,一对鹅头二十多元。县里新引进了一个灰鹅加工生产线,鹅头、鹅翅、鹅掌分块包装卖,要比卖整鹅多赚四十多块。
胡锦涛高兴地说:“灰鹅增值,农民就能赚更多的钱。”
牵挂农村,牵挂农村基层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又来到瑞金市沙洲坝村、站在村委会的村民公开栏前,村支书一一向总书记介绍村务公开的项目、他说,我们村里还搞了村务质询会,每个季度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把大家的意见在质询会上直接提出来,群众有什么要求,需要我们支部,村委会解决什么问题,就在村务质询会上向村干部当面质询,村干部能解决的当场拍板解决,解决不了就向镇里反映。
这时,胡锦涛总书记发现了公示栏右侧的质询栏写的四个问题,他轻声念起来:“第一,年初市里选派来了农业科技指导员,解决了全村农业科技方面的问题,但全村只有两名。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要求每个村民小组都配一至二名农业科技指导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胡锦涛问。
“我们已经向市里反映,争取年底前每个村民小组都配齐。”村支书说。
胡锦涛继续往下念:“第二,村里设了老年活动中心,但活动内容比较单一。要求拓宽活动范围并扩大村民互助中心志愿者队伍。”胡锦涛饶有兴趣地问:“有没有人报名?”
“有32位村民自愿报名,但我们还要审查他们是否有一技之长。为了扩大活动范围,我们老年活动中心兴建了一个门球场。”
胡锦涛点点头,又轻声往下念:“第三,今年夏季遭遇历史罕见的旱灾,村委会及时组织了抗旱,但因为没有水源,播种晚稻的季节已过,要求村里提供其他经济作物补植,保证农民收入。”
“村里旱情大不大,都种了什么,”胡锦涛问。
“全村710亩地,能种下去的只有三分之一。准备种红薯和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用它来替代晚稻生产,弥补农民损失。”
胡锦涛叮嘱当地干部:“这是群众当前很迫切的大事,希望你们认真解决。”
当年中华苏淮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沙洲坝村,昔日是个滴水贵如油,十年九旱的穷村,在村党丈部带领下,今天的沙洲坝村庄里楼房林立,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村委会盖起了一层办公大楼,村里建起电视差转台、闭路电视、广播站,办起了村党支部“双富十带头”活动室、农民科技夜校、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青年民兵之家”、让区服务中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600元…。
看着这一切,总书记欣慰地笑了。
赣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胡锦涛总书记满怀对这块革命先烈撒满热血的红土地的深厚感情.先后来到红都瑞金、将军县兴国,长征出发地于都。
在瑞金叶坪,雄伟的红军烈十纪念塔前,胡锦涛总书记向长眠在这里的革命先烈静默致哀,敬献花篮。在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口,总书记从于都河边“长征第一渡”渡口宏伟的纪念建筑和阵阵催人出征的唢呐声中,似乎重温了当年引军艰苦奋斗,气吞山河般地出发长征的壮阔场面。兴国是“将军县”,也是个“烈士之乡”,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有8万兴国儿女参军参战;长征途中牺牲了12038人,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有1个兴国籍战士 倒下。在兴国革命烈土陵园瞻仰时,胡锦涛总书记凝重的眼神里,传递出一种深切的缅怀之情。他说,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水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分别在瑞金、兴国专程看望慰问了老红军顾玉平,刘家祁、黄家栋、王汝申、宋太针、王邦忠、钟发镇和苏区老干部代表。总书记一一握住这些老同志的手,称赞他们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祝他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他深情地说,你们跟随毛主席。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闹革命、求解放,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奋勇向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与前辈们当年确立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继续努力奋斗,不懈奋斗,发扬优良传统,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把老—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几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三)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在赣南.这首妇幼皆知的山歌代代相传,至今已传唱了70多年。短短的几天,胡锦涛总书记亲切,和蔼平易近人的形象和朴素的作风给革命老区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在瑞金宾馆,一张发票的存根,正被宾馆工作人员争相传阅。
发票上写着付款人:胡锦涛;日期:2003年8月30日;项目:赣州、瑞金、兴国三天餐费。
开具这张发票的服务员罗娟美告诉记者,8月30日早上就餐快结束时,省接待办和中央警卫局的同志找到她,说要为总书记付餐费。她当场愣住了,反应过来才开具了这张发票,并端端正正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小罗兴奋地说.我为能开具这样张发票而感到无上光荣。这是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实践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