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2013年2月28日,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他引用《管子•禁藏》的名言,要求领导干部为民办事时,既要考虑群众的需求,也要有科学的决策,要考虑其长远的影响,而不是只看眼前的价值。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借用《左传•昭公七年》的典故,期待领导干部在其位时,始终保持谦卑的待人态度,保持简单的生活方式。
“诚于中者,形于外。” 2013年2月28日,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他还引用《礼记•大学》的名句,要求领导干部加强个人道德水平的修炼,做到谨慎不苟、品行一致。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习近平在其言论集《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篇中,借用汉•张衡《应闲》这句话表达的“政德观”,希望领导干部做好本职工作,正确处理好道德、职位、政绩的关系?!?br />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中,还引用汉•荀悦《申鉴•俗嫌》的警句,告诫领导干部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敢于针对“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开刀,做“愿听真话、敢讲真话、勇于负责、善抓落实”的好干部。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2013年2月28日,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他借用三国•诸葛亮《自表后主》的名言,要求领导干部做“勤政”和“廉政”的好官。
“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习近平在《摆脱贫困•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一文中,引用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的警言,希望领导干部自觉提升道德水平,弥补自身不足,提高政治觉悟。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引用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的警言,告诫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维护国法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2013年2月28日,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他还引用宋•苏辙《上皇帝书》的名句,要求领导干部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中,将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考量,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
“清、慎、勤。”习近平在《摆脱贫困•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一文中,借用宋•吕本中《官箴》的三字,期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和谨慎处事。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他引用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七 子路第十三》的警句,告诫领导干部要摒弃私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谋求个人或小团体利益?!?br />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2013年2月28日,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他还引用明•顾炎武诗《秋山》的名言,要求领导干部扎根泥土,深入群众,与群众紧密相连,为群众谋福祉。(党史文苑纪实版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