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著名思想家章太炎曾言:“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道德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道德血液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流淌了数千年,中华民族养成了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毒胶囊”、“黄金大米”等等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也不断涌现出“最美妈妈”、“最美医生”、“最美教师”、“最美司机”……。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道德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极端重要性,也告诫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做道德高尚之人,就要求我们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续长存的灵魂。千百年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最为崇高的民族品格,也培育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在民族危难之际,古有“杨家将”、“岳家将”等“一门忠烈”,近有中央苏区时期杨显荣“八子参军、为国捐躯”的英勇壮举;既有红军“关云长”张子清不用麻药切开脚板取子弹的英雄气概,也有被日寇称为“满洲治安之癌”的铁血将军杨靖宇满腹棉絮充饥、英勇杀敌的悲壮之举。
做道德高尚之人,就要求我们信守承诺。诚信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道德准则,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孔子就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在孔子看来,有无诚信比生死更重要。在当代,尽管有些人不讲诚信,为社会所不齿。但是,社会上更多的是传递正能量的诚信之人。比如,用大锤砸出的国际品牌“海尔”,用生命信守承诺的“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代夫还债”的“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信者,行之基也”,让我们明白了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立身之本。
做道德高尚之人,就要求我们爱岗敬业。敬业是一种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流血牺牲,而是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邓小平说过:“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一个爱岗敬业的人,必然是一个勤业、精业之人,在日常工作中刻苦钻研本职所需的技术和知识,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比如,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之所以能够创造出5.8万余例手术无一失败的医学记录,就是因为他在入伍之初,就潜心研究腹腔镜下内囊摘除手术。为了保证手术时不出现意外,庄仕华养成了滴酒不沾的良好习惯,确保自己随时处于头脑清醒和精力充沛的状态。创下主持《新闻联播》26年无差错播音记录的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罗京,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从事这个节目,首先应该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我虽然干了26年,但是每天上班的时候都是如履薄冰的感觉。”正是这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才使他成为播音界的职业标杆。
道德,不是高不可攀的学问,它伴随在我们一生的一切事务之中,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中,更是铸就我们生命之塔的基石。(征研二处---贾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