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宜春市史志办机关支部、工会组织市史志办全体干部职工探访中共湘赣临时省委旧址——洪江乡古庙村南惹瑞庆寺旧址。以谭余保为首的中共湘赣临时省委,曾于1936年5月至12月率部在此驻留了6个多月。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湘赣省委转移到武功山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5月,国民党军以8个保安大队的兵力,由大安里向大江发动“清剿”,萍宜安中心县委转移到宜春南惹瑞庆寺。临时省委为加强中心县委的领导,特派省委常委龙珍任中心县委书记。此时,因敌情严重,驻茶、攸、莲地区的临时省委机关工作人员和省直教导队、特务队在时任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书记谭余保的带领下,转移到云里徒水湾活动,1个多月后,于7月间到达中心县委所在地——宜春南惹瑞庆寺。此后的半年时间内党组织发展较快,中心县委下辖新安、大安、宜安(又名宜南)、宜西4个区委,10多个党的特支,30多个党的支部,革命之火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湘赣边境。直至1936年冬,国民党军六十二师、十八师、五十六师、保安团和地主武装联合进攻武功山地区,中心县委和湘赣临时省委为保存革命力量,先后转移到安福的白沙、七都和永新的禾山,直至国共合作抗日。
从宜春市中心城区驱车40分钟左右,市史志办一行人到达古庙南惹村,攀爬了近三小时到达目的地。据向导介绍,我们所走的这条山路是几条上山的路中路况最好的一条,虽然陡坡较多、山石较多但与其他的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路的山路相比,已是很好走的山路了。这次旧址探访之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革命成功之不易,先辈奋斗之艰辛。(宜春市史志办 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