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中午,修水县太阳升镇坳头村曾家沙场采砂工人在修河河道采砂时,挖出一颗炸弹。
下午,县党史办工作人员前往实地调查。经测量、称量,这颗炸弹长约110厘米,直径约22厘米,重约46.5公斤。经咨询江西、湖南、浙江、吉林等地20多名抗战研究专家,一致认定该炸弹为日军空投炸弹,是日军侵赣重要罪证。目前,该炸弹已交由当地公安机关妥善保管。(修水县党史办 龚九森)
刚刚打捞上岸的炸弹
中部保留2条色带痕迹的日军空投炸弹 可见引信部位色带痕迹的弹头
|
2016年3月3日中午,修水县太阳升镇坳头村曾家沙场采砂工人在修河河道采砂时,挖出一颗炸弹。
下午,县党史办工作人员前往实地调查。经测量、称量,这颗炸弹长约110厘米,直径约22厘米,重约46.5公斤。经咨询江西、湖南、浙江、吉林等地20多名抗战研究专家,一致认定该炸弹为日军空投炸弹,是日军侵赣重要罪证。目前,该炸弹已交由当地公安机关妥善保管。(修水县党史办 龚九森)
刚刚打捞上岸的炸弹
中部保留2条色带痕迹的日军空投炸弹 可见引信部位色带痕迹的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