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省室举行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会。室主任俞银先主持并作辅导报告,室副主任卢大有、彭勃出席会议,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会议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课题组成员彭月才汇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战胜一切灾难的重要保障》党史资政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第二阶段由室主任俞银先作题为《疫情防控彰显制度优势》的学习辅导报告。
俞银先充分肯定了近期课题组的工作,认为该课题研究很有意义、十分必要,课题组花了时间、下了功夫,课题史料详实、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是落实中央“一突出,两跟进”要求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史工作跟进时代发展、记录时代变迁、把握时代脉搏的职责使命。“昨日事今日史。”课题组要勇于肩负起存史资政的职责使命,精心打磨雕琢,不断优化结构、充实内容、完善论述,拿出一份更加厚重的研究成果上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俞银先简要回顾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室的主要工作。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室机关全体同志强化使命担当,发挥职能作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主责主业,既确保了全省党史系统干部职工平安健康,主动协力做好了党建共建社区和定点扶贫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又及时谋划部署了疫情防控史料征编和舆论宣传引导工作,相继编印了《春风化疫》(风采录、大事记、先锋谱)系列专刊,制作了《春风化“疫”——江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风采录》H5和《送瘟神》抖音短视频,《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战胜一切灾难的重要保障》资政课题也取得初步成果,得到了省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辅导报告中,俞银先从人类社会面临的战争、灾荒和瘟疫等三大挑战说起,简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应对的七次重大灾难,认真阐述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特点,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疫情传播情况和防控模式,全面介绍了党和政府应对疫情所采取的种种举措。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书记用“三个最”概括了这次疫情的特点。我觉得这次疫情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来路不明,二是来势汹汹。对于这次疫情防控的总要求有四句话概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具体防控要求提出了“四个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救治要求明确了“四个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判断是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当前,中国疫情控制住了,世界疫情形势不容乐观。相比较之下,我们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保障。
俞银先指出,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的中央全会。全会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审议通过的《决定》中提出了“双十三”,即十三个方面明显的制度优势和十三个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这是我们党第一次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这次疫情防控,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次检阅、一次大考和一次实战演练,是我们制度优势在新时代的又一次生动体现。
俞银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起来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完善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都是围绕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来,围绕着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是理想高于天、人民重如山、意志坚如钢、名利淡如水、纪律硬如铁。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全国各级党委、各基层组织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做到了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伐统一,体现出强大的执行力,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的权威和指挥中枢作用。
俞银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实现国家富强的好制度。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好制度,我国才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历程。这次疫情防控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靠的就是在这一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大综合国力,靠的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活力。在当前逆全球化的变局中,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人民币币值稳定、物资供应充足,抓好“米袋子”、稳住“菜篮子”,没有发生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都离不开这一制度的坚强保障。
俞银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谋幸福的好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在心中,也要在口中,更要在行动中。这次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彰显。
俞银先指出,这次疫情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大一统思想,这是中华文明的内核之一,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传承。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开凿京杭大运河、治理黄河泛滥等大型工程都是这一传统的生动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逐步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开展大三线建设等,这所取得的一个个重大成就,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中体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之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等各类社会资源打好打赢疫情阻击战,如兴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组织各地340多支医疗救援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以外的16个地级市,对物资的调控、医务人员的逆行、封城封村封路,都体现出了全国一盘棋的思想,都离不开中国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坚强支撑。
俞银先指出,这次疫情充分体现了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制度优势。法治是实现现代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可靠的方式。在这次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2月5日召开了第三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宣示了依法防控的决心。公安干警也始终奋战在疫情第一线,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趁火打劫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着社会的安定有序。科学防治贯穿疫情防控的始终。中国科学家在最短时间内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公布了基因序列和致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全世界开展病源追踪、药物研发提供了知识基础。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临床筛选出的“三药三方”疗效确切,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面作用很突出。
俞银先指出,这此次疫情还充分体现了让人才有用武之地的制度优势。《贞观政要》有云:“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国家的竞争是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便吸引了一大批顶尖知识分子从海外归来参加新中国建设,像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华罗庚、邓稼先、茅以升等等。“两弹一星”我们国家表彰的23位元勋,只有两个是本土成长的,21个是从海外归来的。此次新冠疫情,无数的医疗专家奋战在一线,不辞辛苦、不畏艰险、鞠躬尽瘁,更是涌现出了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和医务工作者,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举措和治疗方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俞银先最后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是一个确保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好制度、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好制度、一个实现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好制度、一个推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好制度。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保障,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统筹运用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略战法,我们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机关党委 夏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