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前夕,7月31日上午,室主任俞银先应邀来到省博物馆,做客江西省文化大讲堂,主讲《我们的军旗》。
俞银先认为,我们的军旗,是以鲜红底色为底色。他指出,贯穿百年党史的基本面、关键点,主要是政党、主义、人民和道路?;痪浠八?,就是高举共产党的旗帜、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高举人民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旗帜。而这四面大旗立起来、树起来、高扬起来,永远不倒,其中的战略支撑和重要保障就是我们的军旗。他指出,我们的军旗是1927年8月1日从南昌升起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标志着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用革命的武装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开始,标志着我们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中华民族开启了站起来的革命征程。秋收起义高高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诞生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样式是模仿苏联红军军旗;底色为红色,象征革命;图案有五角星、镰刀、斧头,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镰刀、斧头代表工农;旗杆边上的白布条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打出了以鲜红底色为底色的军旗,从此神州大地就有了镰刀斧头旗与青天白日旗的鲜明对立,有了红军与白军的生死对垒。针对军旗在南昌升起和在修水诞生两种说法,他指出,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不是指物质形态上的“军旗”,而是从政治内涵来说的,是指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了新型人民军队;修水诞生的第一面“军旗”是实指,是鲜活的物化的有质感的“军旗”。这就好比我们说井冈山“天下第一山”,不说“喜马拉雅山”是“天下第一山”是一样的道理。他指出,军旗自诞生后样式经过多次修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军旗的决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色,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至此,我们的军旗就正式定型。“‘八一’成为了人民军队的光荣胎记,也成了英雄城南昌的特殊符号。
俞银先认为,我们的军旗,是以复兴主题为主题。他指出,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能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发展史、文明史,也有百余年的屈辱史、血泪史。从强汉盛唐到18世纪末期,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也就是国家挨打、人民挨饿,财富被掠夺、文明被践踏。近代中国的一切苦难和屈辱,病根在政治腐败,病由则是军事失败。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既是强国梦,也是强军梦;既是百年党史的主题,也是94年军史的主题。党的百年光辉历史证明:新中国是靠党领导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打出来的,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靠抗美援朝伟大战争打出来的!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大国地位!他指出,经济社会越发展,国家利益越拓展,人民群众越有钱,安全需求越迫切,强军要求就越迫切。千万不要以为发展了就安全了。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大,最重要的支撑、柱石和保障,就是最坚固的国防、最强大的军队。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军事不仅是国家安全的保底线,也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生命线。任何战略机遇期都不是求来的、忍来的,而是靠实力托起来的。因此,在当今复兴大局、世界变局的时代大潮中,人民军队必须以复兴主题为主题、复兴全局为全局,这是军旗的昭示、军队的使命、军人的光荣。
俞银先认为,我们的军旗,是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他指出,党旗所指,军旗所向。我们的军队是党指挥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紧随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存而生存、壮大而壮大、发展而发展。1921年7月至1927年8月1日,从上海、嘉兴南湖到南昌,从建党到建军,短短6年,中国共产党经历着一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深刻嬗变。他指出,1927年在中共党史、军史、中华民国史上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国民党先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转眼间就成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大屠杀;共产党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回答了“要不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的问题,并开始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实践。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的重要论述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设立和健全从军党委到团支部的各级党组织,提出“党的作用高于一切”“以后的军事领袖,要服从党的指挥”等以党领军的原则;秋收起义起到了筚路蓝缕、开山奠基的作用,其后的三湾改编完成了改编、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三件大事,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大原则,回答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至此,一支军队同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命运紧紧相依,我们的军旗也成了胜利的旗帜,找回了大国的尊严、民族的自信、复兴的梦想。他指出,军队有了党的领导,党和国家就“乱不了”,部队就“跑不了”,阴谋家就“反不了”,军队性质就“变不了”。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子弟兵的兵魂、人民军队的军魂,这是在血与火、生与死,历经战争与和平检验的抉择,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军事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俞银先认为,我们的军旗,是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他指出,历史是无情的,战争是残酷的,从来不会眷顾、也从来不会偏爱哪一个政党、哪一支部队。谁赢得了人民,谁就能赢得胜利,因为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人民的。我们的军旗大写的是“八一”,镌刻的是“人民”。没有什么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什么力量,比依靠人民更强大;没有什么境界,比服务人民更高尚;没有什么事业,比造福人民更伟大。他指出,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人民军队的本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人民军队走过的每一步每一程,都书写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准备为人民牺牲一切的血性誓言。历史告诉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以人民意志为意志的;党、人民和人民军队是三位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把人民的巨大力量聚合起来、组织起来、发动起来,我们的事业就会战无不胜,我们的江山才能永远不变色。
俞银先认为,我们的军旗,是以强国征程为征程。他指出,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总要求、总布局。总目标就是“强军梦”;总要求就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核心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总布局是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科技兴军、人才强军。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新时代军队建设的顶层设计,体现了军队加快从“大国军队”向“强国军队”转型的客观要求。他指出,新一轮军改通过“脖子以上”的改革、“脖子以下”的改革、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开启了我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整体性革命性变革。经过几年来的大抓大治、大破大立,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正奔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奋力前行。
据悉,江西省文化大讲堂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大江网、江西省博物馆等承办,是面向社会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原则上每月举办一期。本场讲座为第三期。(罗军生 徐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