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中国红色金融事业的发祥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金融的优良传统,增强现代金融服务的有效性、主动性和协调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江西是中国红色金融事业的发祥地。党在苏区的金融实践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发展了根据地的经济,推动了苏维埃革命的发展,为新中国金融事业进行了宝贵预演。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金融的优良传统,增强现代金融服务的有效性、主动性和协调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党的金融事业在伟大革命斗争中诞生,深烙着江西红色印记。一是江西红色金融实践揭开了党的金融事业的序幕。1922年,为减少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团结广大工人共同斗争,毛泽东指示李立三成立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了我党最早的红色股票,消费合作社设立兑换股,增设了储蓄部,吸收工人存款,发行铜元票和纸币。党在安源领导开展了最早的红色金融实践,不但维护了广大工人的利益,而且使安源成为党在南方活动经费的重要储备点。二是江西红色金融实践助推了苏维埃革命的发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金融事业以服务革命战争和改善群众生活为中心任务,党在江西建立了苏维埃国家银行,领导开展了国家意义上的红色金融实践。如:发行统一的货币,稳定金融秩序,维护经济安全;代理国库和税收,统一苏区财政,发行公债,竭尽全力筹款筹粮,支援革命战争;废除高利贷,开展存贷款业务,发行股票,支持苏区经济建设,改善群众生活。三是江西红色金融实践塑造了党的金融事业的制度体系。党在苏区局部执政时期,建立了包含国家银行总行、各省分行、直属支行、各县支行的银行体系,设立许多兑换处、收买金银处和信用合作社等;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章程》,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外汇政策、债券政策和保险政策等;建立了金库制度、会计制度、决算制度和审计制度等,为新中国金融事业进行了宝贵探索。四是江西红色金融实践奠定了党的金融事业的人才基础。党和苏维埃政府先后开办了金库、银行、财政等业务训练班,开办了银行专修学校,培养了大批财经业务骨干人才。广大红色金融先辈在战火中经受考验,逐渐成长为信仰坚定、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业务娴熟的红色金融事业传承人。新中国成立后,曹菊如、黄亚光、莫钧涛、曹根全等人分别担任国家金融机构的重要领导人,继续为新中国金融事业贡献力量。
红色金融在伟大革命实践中淬炼,积淀着厚重的红色基因。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苏区时期,红色金融先驱们坚定理想信念,在刀尖上筹款、在战火中营业,用鲜血和生命保障苏区经济发展,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征途中,为?;?ldquo;扁担上的银行”,国家银行14名工作人员就有6人牺牲,而十五大队没有丢一两金银。二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维护人民利益是红色金融的光荣传统。党在苏区废除高利贷,推行低利借贷政策。苏维埃国家银行以“帮助全体劳苦群众”为使命,处处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如统一货币便利群众交易,打击假币,确?;醣易杂啥一?,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坚守清正廉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是红色金融人的宝贵品格。毛泽民作为国家银行行长,经手的财物成千上万,但他从来不搞一点特殊,不乱花公家一分钱。他常说,我们是为工农持家,为红军理财的,一定要勤俭节约、勤俭建国,要廉洁奉公。广大红色金融工作者严格财政纪律,反对贪污浪费,成为清正廉洁的表率。四是坚持开拓创新。苏区时期,红色金融先驱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金融事业,白手起家建立苏维埃国家银行和各级分、支行,从无到有建立各种财政金融规章制度,创新发展汇兑、债券、保险等各种金融产品。红色金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这与革命先烈先辈们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密切相关的。
发扬红色金融的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金融事业根本方向。百年来,金融事业总能披荆斩棘,破浪前行,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深刻认识党对金融工作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金融改革发展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二是要坚持为民服务,坚守金融事业的价值取向。百年红色金融历史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金融事业才能保持生生不息的持久生命力。金融发展应立足于人民的核心需求,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要增强大局意识,勇担新时代金融使命。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金融为支援革命战争、发展根据地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新时代,金融更要聚焦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构建金融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体制机制。四是要永葆斗争精神,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们要充分发扬红色金融的斗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读史以明智,鉴往以知来。要努力从百年红色金融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紧扣时代主题,服务经济发展,开拓新时代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作者:梅仕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