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梅仕灿应邀回母校江西师范大学以《诗颂方志敏》为题作党史专题讲座。校党委书记黄加文会见了梅仕灿。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姚弋霞主持,来自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100余名师生代表聆听了专题讲座。
梅仕灿指出,当前全党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学习党的历史列入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把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列入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史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梅仕灿以自己多年来撰写的关于方志敏烈士的诗词《纪念方志敏烈士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七律,2019年7月16日)、《方志敏烈士》(七绝6首,2012年9月)、《方志敏〈清贫〉集句》(五绝,2017年)、《纪念方志敏烈士(步叶剑英同志韵)》(七绝,2018年3月10日)、《过湖塘村缅怀方志敏烈士》(七律,2019年7月25日)、《满江红·纪念方志敏入团一百周年》(2022年8月2日)为线索,详细解读了方志敏的革命事迹、方志敏著作、方志敏革命精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方志敏的高度评价等,生动再现了方志敏烈士无比爱国的情怀、无比坚贞的信仰、无比忠诚的党性、无比激昂的斗志、无比丰富的创造、无比清正的形象、无比英勇的作为、无比豪迈的牺牲。
在讲座中,梅仕灿列举了江西的著名烈士和牺牲在江西的著名外省烈士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壮举,并以“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两大起义、三种革命精神、四个摇篮、五大革命根据地、六项重大事件、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7位领导成员在江西的革命生涯),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江西党史串起来,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方式,立体化呈现江西党史资源大省的地位。与此同时,他还用自己创作的9首诗词《东风第一枝·红都瑞金》(2022年11月13日)、《月屋围》(五绝2首,2022年11月3日)、《满江红·江山》(2022年10月31日)、《沁园春·井冈山》(2022年10月27日)、《清平乐·黄洋界》(2010年9月29日)、《西江月· 铜鼓》(2022年9月9日)、《八声甘州·南方红军游击战争》(2022年8月19日)、《南昌起义》(2021年3月7日)、《甘祖昌将军》(2019年2月2日),概要阐述了江西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江西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与突出贡献。
梅仕灿的专题讲座在师生间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梅仕灿的专题讲座政治站位高,从党史角度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气、入人心;专题讲座特色鲜明,将江西党史与诗词深度融合,既是一堂生动的党史宣讲课,又是一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课。大家纷纷表示,要从革命先辈先烈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养分,补足理想信念之“钙”,用革命先辈先烈的理想之火、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专题讲座后,梅仕灿还前往江西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馆“四史”展厅调研,详细了解校园党史宣传教育情况,对该校利用校园宣传平台讲好我们党的历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表示充分肯定。(罗军生 胡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