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江西红色故事,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着力做好《永恒的力量》第3辑编撰工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刘津一行于3月20日至23日前往新余、宜春等地调研考察。
3月20日,刘津一行首先到罗坊会议纪念馆。刘津指出,罗坊会议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在“罗坊会议”期间,毛泽东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找从兴国县永丰区送来当红军的8位农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查会,之后又整理写下了《兴国调查》光辉篇章。罗坊会议所作决议和《兴国调查》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革命思想,《兴国调查》为全党理论联系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出了表率。学习研究这一历史,发扬好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学史力行、真抓实干,从历史中总结提炼出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通知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贡献党史力量。
在新余期间,刘津一行还参观考察了分宜红军工兵桥遗址、中共分宜县委旧址和中共田心支部旧址等革命旧址。刘津指出,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指示精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充分发挥好红色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助力江西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在中心工作中发挥党史力量。新余市委副书记钟世富会见了刘津一行,分宜县委副书记钟宇虹陪同调研。
3月21日-23日,刘津一行来到宜春市万载县、铜鼓县调研考察。在万载县,先后参观了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红旗》报社、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刘惠农故居等革命旧址;在铜鼓县,先后参观了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工农革命军第三团一营营部旧址、秋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旧址,湘鄂赣省苏、省军区司令部旧址以及幽居会议旧址等革命旧址。刘津指出,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六大苏区之一,在中国革命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先后在万载的城坑、小源,铜鼓的幽居、祖庄、梁塅等地驻扎过,湘鄂赣苏区在革命斗争中有众多的创新创造,特别是在文化、 教育、金融和社会建设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大胆创新,持续深入地去把红色资源挖掘出来、记录下来、传承开来,我们要多角度、深层次研究和宣传湘鄂赣苏区的历史,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期间,刘津还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永恒的力量——老区精神》的编撰工作。刘津指出,老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根据地的实践结晶,是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制胜密码,是老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党史工作者要加强对老区精神的研究,深挖老区精神的内涵,突出江西在老区精神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着力提升老区精神研究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为推进老区振兴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在万载、铜鼓调研期间,万载县委副书记喻满根,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云辉,县政府副县长龙水莲和铜鼓县委书记李勇军,县委副书记巫晓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严钰等分别会见或陪同刘津一行考察调研;宜春市史志办主任巢瑞隆、宣教科科长易钦利全程陪同调研考察。(征研一处 万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