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2日,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彭勃应邀赴方志敏干部学院作专题讲座,并到弋阳、万年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史料征集工作进行调研。室文献资料管理处牵头负责人徐宏洪随同,上饶市委党史党建研究室主任盛璆、弋阳县委副书记陈长开、万年县委副书记刘晓华等陪同调研。
4月11日上午,室副主任彭勃应邀以《中国革命与江西“红”》为题为江苏省党史干部培训班作专题讲座,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夏国兵主持,江苏省、市、县三级50余名党史业务骨干及方志敏干部学院部分老师聆听了讲座。
在讲座中,彭勃从江西“红”是什么,党中央为什么选择江西作为革命的中心区域,中国革命为什么在江西得以燎原、江西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四个方面,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生在江西的大党史事件进行了梳理和剖析,讲清楚了中国共产党在江西为什么能的道理、学理和哲理。同时,简要介绍了毛泽东在苏区时期开展的几次著名调查活动——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和长冈乡调查等,阐释了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讲明了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今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
彭勃的讲座政治站位高,史料详实、分析透彻,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纷纷表示这堂党史课兼具党史研究的严谨性和党史宣传的生动性,既让大家理解了江西“红”的内涵和意义,更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党史研究宣传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讲座结束后,彭勃一行到叠山书院,一边瞻仰旧址,一边聆听讲解。她指出:叠山书院古朴清幽,南宋末年著名诗人谢叠山与方志敏都曾在这里活动过,他们都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里红色、绿色、古色三色交相辉映,各级党史部门要重视挖掘和利用好这样的旧居旧址,讲好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故事,使红色气息与古风古韵、好山好水相互融合、相互映衬,使兼具红色、绿色、古色的旧址成为人们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传承红色基因、致敬英雄模范的“网红打卡地”。
同日下午,彭勃一行到弋阳县花亭街道和葛溪乡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调研。彭勃一行先后到花亭街道现代农业示范园、姚家村乡村振兴点,葛溪乡雷竹基地、大禾谷试验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葛河之心”食品产业园、马安胡家“产村融合”示范基地、倪家仓自然村、弋阳年糕生产企业等地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乡村规划设计、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项目以及民生事业改善等发展情况。
4月12日上午,彭勃一行到万年县赣东北苏维埃革命旧址、樟树港辣椒和万年珍珠文化产业园调研,走进蔬菜大棚,详细了解农户生产经营、种植销售、后续发展、带富增收等情况。
实地调研后,彭勃一行还分别在葛溪乡、上坊乡政府召开座谈会,市县两级党史部门、县乡村振兴部门相关同志,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点帮扶干部,相关村干部等参加座谈会,详细介绍当地相关工作情况。彭勃指出: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国家设立5年过渡期,促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奠定坚实基础,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重要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为做好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县党史部门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全面细致了解相关工作情况,协助所在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全面、科学、准确征集、整理、记录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举措、实际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典型经验,供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参考。要重视做好新时代党史资料的征编工作,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充分展现新时代党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省委党史研究室 胡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