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安源精神研究暨红色裁判机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裁判委员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萍乡市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小云出席相关活动,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傅信平、中共萍乡市委书记刘烁致辞,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冯俊,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玉,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等出席会议并做主旨发言。
1923年5月,为团结工人共同斗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了裁判委员会,坚持“秉息事宁人之旨,持正道公平之法”基本理念和“恳挚的劝导、正当的裁判”工作原则,妥善裁决工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的具有司法性质的红色裁判机构雏形。
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刘津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讲好红色法治故事 传承红色法治基因”的主旨发言。刘津在发言中表示,在大罢工取得胜利、安源工运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以毛泽东等同志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在萍乡安源领导工人群众进行的诸多创新创造,更为革命事业的发展积淀了经验、探索了道路,安源工人俱乐部裁判委员会就是诸多创新探索中的一次闪亮尝试。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安源裁判委员会作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一个办事机构,直接受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裁判委员会得以存在运行的最有力保障,也是确保裁判委员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最重要的压舱石。二是坚持依靠人民,探索司法为民的方向。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通过建立工人自己的裁判机构,是保护工人利益、团结工人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保障。裁判委员会促使工人通过自我管理,培养法治精神。裁判机构依靠工人、为了工人,让司法为民的思想在探索中根植。三是坚持“依法据理”,孕育早期法治思想。安源裁判委员会贯彻党的主张,在解决纷争时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给所有工人以平等的?;ず痛Ψ?,裁判过程和结果公开,既讲法又据理,赢得了工人的信赖,在实际中彰显了法治的权威性,为红色法治思想的早期孕育进行了有效探索。
省委党史研究室一直立足江西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红色溯源工作,目前正推进红色法治、红色审计、红色统计等系列红色溯源工作,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贡献党史力量。(萍乡市委史志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