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规范。今年以来,新余市史志办深入贯彻落实《条例》,以党史“七进”(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为抓手,通过“三个强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内容建设,打造精品课程体系。建立“菜单式”宣讲资源库。创新推出四大专题“宣讲菜单”:党的创新理论专题、红色革命文化专题、地方志文化专题和综合专题,涵盖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在内的28个精品课程,夯实党史宣讲“七进”基础。紧扣重大历史节点。围绕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罗坊会议召开95周年等重要纪念日,精心打造抗战精神照亮复兴征程、罗坊会议与兴国调查——1930年中国共产党变革与新生等特色课程,提醒今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重温罗坊会议,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立足全市打造新型工业强市战略,开发新余工业发展史、新余市情等特色课程,梳理城市发展脉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镜鉴,从城市发展历程中汲取前进智慧力量。紧密结合学习教育,打造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等专题课件在基层党支部开展宣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强化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宣讲矩阵。市县联动形成合力。建立市县两级联动机制,年初统一部署年度宣讲工作,加强对县区史志部门的实地指导,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培育青年宣讲骨干。结合党支部书记领航项目——建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建以青年干部为主体的党史学习宣讲小组,通过读书会、诵读会等形式加强青年干部培养。组织青年干部围绕新余市情宣讲的内涵理解、方法创新等开展交流研讨,形成高质量的宣讲提纲内容,为讲好新余故事、凝聚发展共识奠定基础。发动史志老干部力量。发挥史志系统老干部老专家优势,开展新余早期革命斗争、罗坊会议、兴国调查等红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老一辈的讲述让红色基因注入下一代的血脉之中。
强化分类施策,提升党史教育实效。进机关提高政治“三力”。将党史纳入党校主体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学习内容,不定期在各机关单位开展党史宣讲,将党史知识融入干部日常教育,提高机关干部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进基层助推社会治理。结合学习教育、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主题主线,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光辉历史等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送到乡镇农村、城市社区,让基层党员干部紧跟党中央步伐,不忘党的来时路,以党史伟力凝聚干事创业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进网站、进企业守牢阵地。不定期在“新余史志”及县区微信公众号发布党史文章、党史故事等,今年以来,累计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渠道发布党史推送36篇,浏览量3万余人次,党史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史成为社会好声音的重要一份子。围绕全市“三服务”专项行动,将党史课堂搬进企业现场,以抗战精神、红色文化引导广大企业干部职工不忘屈辱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凝聚奋进新征程力量。
下一步,新余市史志办将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创新探索开展党史“七进”活动,将党史“七进”融在日常、抓在经常,让全社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蔚然成风,激励全市上下为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贡献力量,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毅前行。(新余市史志办)
5月7日,新余市史志办副主任张萍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题为分宜县开物社区讲授党课
6月26日,新余市史志办副主任张萍以“抗战精神照亮复兴征程”为题为华腾地毯有限公司宣讲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