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素有“江南粮仓”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江西一直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是全国从未间断调出粮食的两个省份之一。
改革开放前的29 年,江西同全国一样,粮食形势总体短缺。但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调拨任务,江西坚决贯彻“全国一盘棋”的方针,按照“先中央后地方,先省外后省内,先重点后一般”的粮食调拨原则,始终把外调粮食置于优先位置,圆满完成了外调粮食的任务。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1959年至1961年,江西同全国各地一样,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粮食供应严重不足。但省委从全国大局出发,表示:江西宁可自己少吃一点,也要保证支援其他缺粮省市。全省三年累计外调粮食43.5亿斤,成为当时全国调出粮食最多的两个省份之一,对缓解全国粮食?;榷ㄈ甘尘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江西对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粮食主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1962年,毛泽东在江西视察时称赞“江西同志照顾大局”。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途经江西时动情地说:“在粮食问题上,江西是作了贡献的。”20 世纪80年代,国家粮食部副部长赵发生评价说:“在解放后国家粮食比较紧张的头30年中,江西、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等省都为全国的粮食调拨作出过巨大贡献,其中以江西作出的贡献最为突出”,“解放后江西每年至少要向国家调拨8亿到10亿斤粮食,包括在灾害最严重的三年里,这对于新生的共和国来说是了不起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江西粮食形势由原来的普遍短缺发展到供求平衡、粮食丰富阶段。但是,省委、省政府对粮食工作没有丝毫放松,即便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也是如此。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江西粮食主产区、粮食调出省的地位不能动摇,江西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不能动摇”的方针,并通过实施严守耕地底线、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等一系列举措,继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江西连续多年以占全国3.3%的人口、2.3%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国3.6%左右的粮食。江西外调粮食也是有增无减,每年调出的粮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约20亿斤增加到近年来的100亿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