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特征及其本质,都是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因而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第一,抹煞中华文化,阉割民族特质,消解爱国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质疑和失望,导致民族虚无主义,从而瓦解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瓦解民族认同和祖国认同,使人们丧失赤子之心和爱国主义;与此相适应,“全盘西化”、“崇洋媚外”情绪则迅速滋长和恶性膨胀,卖国思想和行为频频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抹煞历史主流,阉割进步特质,消解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怀疑和不满,导致颓废主义和媚外思想,从而瓦解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瓦解领导核心和团结核心,使人们抛弃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与此相适应,新殖民主义、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等理论和社会势力则迅速发展和扩张,苏东剧变的前车之鉴将会不远。
第三,抹煞价值标准,阉割正义特质,消解集体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必然会引起人们对领袖人物、英雄人物、楷模人物的不尊重乃至鄙视,导致个人主义和私利主义的膨胀,从而瓦解团结精神和协作意识,瓦解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使人们丧失集体主义和公平正义;与此相适应,“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拜物教”、“拜金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等则迅速流行,我们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将毁于一旦。
第四,抹煞社会规范,阉割自由特质,消解安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必然会引起人们对社会规范、道德伦理、行为准则的藐视和践踏,导致霸气、匪气和流氓作风泛滥,从而瓦解自尊自爱自律,瓦解敬人爱人成人,使人们丧失文化安全和人身安全;与此相适应,恣肆妄为、恶意攻击、强奸民意、群殴共识、败坏风气、泄露机密等现象则会层出不穷,我们的网络安全、社会安全乃至正常的学术研究、理论争鸣均将不堪其忧。
由此可见,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是非常明显的,这也已经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重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政治局分别专题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并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尖锐指出:“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201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2014年10月13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2015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