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8月28日下午,于都通往瑞金的小路上,马蹄清脆而急促的踏击声打破了山谷的幽静,一队身着浅灰色戎装的人马疾驰而来。
马队前是几名剽悍英武的前卫战士,他们一边警觉地环顾四野,一边毫不迟疑地策马飞奔。与尖兵拉开一段距离的队伍的最前面是两骑精壮的骏马。白牡马上的是中共苏区中央局代书记、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花青马上的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这行人马中还有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成员项英、任弼时、王稼祥、彭德怀、陈毅、顾作霖等。
策马疾行中很少有人说话,但骑手们高鞭劲甩的英姿透露着不加掩饰的豪迈振奋。这些还未来得及抖落满身征尘的将帅正飞速赶赴瑞金,去完成一项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辉煌一笔的伟业,建立中华苏维族埃共和国。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动议酝酿一年多了。1930年上半年,中国革命已走出低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全国各地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组建了十多万红军武装,党在白区的组织也日益恢复。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发展需要,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认为,有必要召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同年5月,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土地暂行法》和《劳动?;しā肺募莅?,确定了建立全国工农民主政权而斗争的任务与策略。此后,中央连续发文,为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作舆论准备。同年9月13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成立大会。1931年1月在江西宁都建立了苏区中央局,并责成苏区中央局负责筹备“一苏大会”工作。
在新的革命斗争形势面前,以毛泽东为首的红一方面军党的领导机关于1930年3月,在赣西南和闽西分别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在这两块革命根据地内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加速发展革命武装。1930年10月,毛泽东、朱德挥师攻克赣西南重镇吉安,赤色区域扩展到了30多个县。10月7日,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一年前提出的“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基本实现。
赣西南和闽西苏区的迅速崛起使国民党反动当局极为恐慌。蒋介石于1930年11月调集10万之众首次大规模“围剿”中央苏区,结果大败,损兵折将1万有余。1931年3月,蒋介石又调集20万军队第二次“围剿”苏区。红军半月横扫700里,连打5个胜仗,歼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同年7月开始,蒋介石又调集30万军队,发动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按照“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战略方针,由闽赣边千里回师赣南,对敌先牵引,后痛击,歼敌17个团,缴枪1.5万支,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这次“围剿”。
经过三次反“围剿”战争,红军越战越强,赣西南和闽西两大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为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结束后,以毛泽东为首的苏区中央局选定瑞金作为召开一苏大的地点,他们今日的行动正是将苏区中央局和红军总部的领导机关从前线迁入瑞金,为在瑞金定都立国作最后的准备。
瑞金,位于武夷山脉南段西麓,地处赣南、闽西交界通衢。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据当地传说,古时这里盛产黄金,淘金小船常年泛舟绵江河水上。人们认为产金之地必是祥瑞之所,于是称此地为瑞金。担令人扼腕嗟叹的是,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苦于地主压迫,军阀混战,终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沉沦于水深火热之中。1929年,毛泽东率领红军来到这里,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解救出世代饱受饥寒交迫之苦的贫穷百姓。1931年8月,邓小平出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采取有力措施,纠正肃反扩大化的错误,很快稳定了人心,县、区、乡三级革命政权得到巩固的加强,土地分配工作势如破竹,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在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结束后,瑞金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心腹地带和红军的指挥中心。瑞金倚赣南、襟闽西;东进可跨武夷、出长汀、入龙岩、抵???;西行可控于都、掣赣州;北上可沿武夷山西侧直达赣东北;南下可挥重兵突入广东。这里既有安全保障,又便于居中指挥,扩大政治影响。瑞金优越的政治状况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一颗日渐升起的红星。
斜阳西沉时分,毛泽东一行驰近坐落在重峦叠嶂之中的瑞金县城。放眼望去,四野秋色宜人,天高地阔。远方的武夷山脉峰峦逶迤,黛绿如染,好似一道彩屏横亘于广袤原野的终端。眼前的瑞金城沐浴在金辉之中。犹如嵌在盆地中的一颗明珠。玉带般的绵江河轻舒慢展,绕城而过。古朴雄浑的云龙桥凌波虹卧。对河赤红色的土岗与四野黄绿缤纷的农田五色斑斓,城西典雅挺拔的白塔与城南巍峨叠翠的笔架山遥相竞秀。进得城来,但见浓荫浅灰制服的军人,戴红袖章的民兵都大步流星地奔忙着,到处漾溢着苏区特有的勃勃生机。
毛泽东等没有在县城停留,他们经县城越过双清桥向城东北方向的叶坪村驰去。在草木葳蕤的叶坪村外,江西省委书记曾山及邓小平,邓发,杨世珠等已经等候多时了。历经大战后战友重逢,大家都格外高兴,握手寒喧,笑声不绝。
夜幕低垂,叶坪村一片寂静安谥,农户们已熄灯就寝,唯独村东头大樟树下的一幢二层楼房却灯火通明。那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不顾一天鞍马劳顿,正连夜与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商讨关于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明亮的汽灯下,瑞金县委书记邓小平正侃侃而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瑞金的政治形势已趋稳定,经济建设走上了开展的轨道,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都正在加紧进行。接着,任弼时、彭德怀等相继发言。夜阑人静,倦意袭人。毛泽东诙谐地说:“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结束,同志们在战场上像猛虎,下了战场就该好好地休养生息,想睡觉的就安安稳稳地睡一会吧。笑声中人们眼前浮现出三次反“围剿”战争中4万余人的俘虏蛇队和堆积如山的2万余件战利品,笑声中人们仿佛看到在战火洗礼中巍然崛起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们的倦怠一扫而光,会议开得更加热烈了。
朱德说:“这几仗我们的部队是很辛苦,目前急切需要休息,需要训练和补充。”
毛泽东点头表示赞同:对,根据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央局和红军总部宜驻瑞金居中指挥,红军主力则分而于石城、长汀、于都、会昌4县进行休整,筹款和做群众工作,尔后将境内一切反动民团武装扫除干净;4县完成后,应接着推向武平、宁化、清流、归化、泰宁、建宁、寻乌、安远、信丰、南康、赣州、大余、上犹、崇义、遂川、万安16县,这20县共有群众400万,需在短时间内予以巩固,同时要扩大红军10万,这是创建坚固的中心区域和聚集力量的需要。
会议热烈地进行着,直到雄鸡高啼,晨光熹微。
在迎接第一次全国苏维族埃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里,红一方面军接总前委的布置,经短时间休整、补充后,再接再厉,乘胜杀敌。10月5日,铲除了七坊反动据点;13日,彻底摧毁了于都、兴国、赣县等县的土围子;24日,消灭了聚集在翠微峰的土豪劣坤反动团队。在此期间,各路红军消除了残留在苏区各县的白色据点200多处。10月,苏区中央局电告中共中央,汇报苏区党代表大会和全国一苏大开会日期,报告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政府组成人员名单。大会筹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
这天,毛泽东和项英等在曾山和邓小平的引领下再次来到叶坪村东头的一片密林里,视察一苏大会场。此时林中已新辟出一块能容纳万余人的红军广场。广场四周围大樟树环绕,便于隐蔽和散。广场西端有一卒用竹林石块垒筑筑起的检阅台,台上县挂着彩球彩带,一条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横幅悬挂在台前。从广场往西南方向再走200米便是大会会场。这是一座古老的谢氏宗祠,座东北朝西南,三面砖墙,正面和厅内厢房,正面和厅内厢房是木质结构,16根粗壮的圆木立柱支撑其间,柱石上镌刻有奔马、飞禽和“寿”字图案。前厅和之间有一方天井,正厅后墙中央的砖砌符座和座前的花格屏风被改造成主席台。前厅安装有三道木质双质大门,几个正匠正在将原门拆除代之为木栅大门,并把一颗金灿灿的大五角星悬挂于正门上方。
曾山解释道:“厅内的木板正房也要拆除,还要在天井上方加盖玻璃瓦雨棚,下方铺上木板,这样会场就能容纳近千人了。”毛泽东点头表示满意。
仔细看过会场后,毛泽东找到负责安全保卫的邓发,详细询问了警备力量的分布,警卫点的设置,应急措施的制定。毛泽东问:“如果出现小股敌人或反动民团破坏,你们能阻击多少?”
邓发说:“如敌人数量少,我们警卫部队可以立即就地歼灭;如敌人数量多,我们将坚持到最后!”
毛泽东沉思了一下说:“光有决心不行,要有切实的措施和精确的计划安排。既要防备明的骚扰,又要防备暗的破坏;既要防备地面来的,还要有提防空袭的措施。”
随后,毛泽东与大家一起研究了一套周密的方案,决定在进一步完善瑞金会场的同时,在邻县长汀再设置一个用来迷惑敌人的假会场,并公开张扬,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10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体苏维埃代表大会告全国劳动民众书》。月底,闽西苏区、江西苏区省委、闽粤赣苏区省委、湘赣、湘鄂赣、湘鄂西苏区相继发表宣言,拥护召开一苏大,各地代表分头启程,通过各种途径赶赴瑞金。
1931年11月7日凌晨,瑞金叶坪村成千支火把骤然齐明、驱走了各夜深沉的黑幕,照亮了开阔的红军广场。
6时,江西省、闽西、赣东北、湘鄂西、琼崖等苏区及红军部队、白区、海员工会选派参加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国内朝鲜族、越南族的代表,共计610人,排着整齐的队列进入红军广场。从瑞金、长汀等县赶来参加大会的群众也高举着火把涌进广场。场内很快站满了人,却无喧哗之声。人们用眉端眼稍,用简单明确的手势,互相传送着欢快之情。
6时30分,毛泽东、朱德、项英、彭德怀、王稼祥、任弼时,张鼎丞、周以栗、陈毅、邓广仁、何叔衡、徐特立、陈正人、曾山等健步走进广场、登上检阅台。顿时,广场内外沸腾起来,雷鸣般的掌声足足持续了几分钟。
大会执行主席朱德精神抖擞地走到主席台前正中,庄严地大声宣布:“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现在开始!我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本日正式成立了!”
话音刚落,激昂的锣鼓场,致喜的鞭炮声大作,司号队齐奏红军歌。大会于大众欢呼声中,正式开幕。
毛泽东跨前一步,有力地挥动了一下臂膀,五面鲜艳的红旗在广场中央的五根旗杆上徐徐升起。
会场内又一次沸腾起来,滚过一阵雷鸣般欢呼之声。红军战士们和赤卫队员们高举起步枪、大刀和长矛,群众挥舞着各色小彩旗,还有人用力摇动着帽子。砸碎了浓重锁链的苏区军民忘怀地笑着、跳着、呼喊着,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人们从冉冉升起的红旗上看到了胜利得来的艰辛,从悠悠荡漾于绵江两岸的号角声中听到了美好前景的呼唤。
7时,旭日东升,红霞满天。
阅兵典礼正式开始。在威武雄壮的军乐声中,中央红军各军团、各军的代表队,赤卫队和模范少年队等的代表队、分成四路纵队,由南向北通过检阅台。受阅部队配备了汉阳造轻重机枪、迫击炮、小钢炮、戎装整齐,步伐矫健,枪刀闪亮。赤卫军和少先队也都身着列宁装、颈挂红飘带,肩扛梭标,手擎大刀,齐步前进。受阅队伍通过检阅台时,一致向立于台上的毛泽东、朱德等行注目礼,并齐声高呼口号??吹秸庥⑿鄣木樱庥⑿鄣娜嗣癜菏桌降厍敖?,红军广场的热烈气氛被推向了高潮。场内外军民群情振奋,“红军万岁!”“苏维埃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在绵江两岸久久回荡。
一苏大胜利召开,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国民党反动派则如芒剌在背。当日,十几架敌机飞临瑞金和长汀假会场上空,投弹百余枚,毁屋百余栋,死伤数十人,但叶坪会场安然无恙。
当天下午两点,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正式开会。布置在谢家祠堂内的会场已修缮、装饰一新?;岢」愣忍ㄕ焦易怕砜怂?、列宁的木刻画象和中国共产党党旗,台上一字排开长桌,桌前垂挂着红 布当底白布剪字的横幅“工农炮垒”。主席台左边支挂着一块黑板,右边横桌上摆着一架座钟,左右台柱上垂挂着对联:“学习过去苏维埃运动的经验,建立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工作。”台的前沿横拉着一条标语“民主专政”。会场中正对主席台的几根大木柱间用绿枝和彩纸扎着三道彩门,悬挂彩球。居中的那个门上嵌着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横挂着一幅醒目的大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岢∧诒诩傲⒅纤娲杉遣势旌?ldquo;拥护全苏大会”条幅。代表们分坐在一排一排长条凳上。
首先,项英代表大会主席团致开幕词。随后,任弼时走到主席台的前沿,面带笑容,大声向代表提议“现在,我们请毛主席为大会题词,好不好哇?”
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代表们齐声喊着:“毛主席!”“毛主席!”
毛泽东向代表们点头微笑,站起身来,挥笔写下:“苏维埃是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毛泽东气势磅礴、遒劲飘逸、含意深邃的墨宝博得台上台下大声喝彩,代表们为之长时间鼓掌。
入夜,一苏大代表与驻地红军、人民群众数万人一起举行提灯庆祝晚会。当地群众提着红的、绿的、黄的、蓝的各种扎成五角星、镰刀、斧头形的灯笼,举着明晃晃的火把,把红军广场装点的五彩缤纷。一苏大会场装饰的异常美丽。场内主柱间横挂着铁丝,铁丝上串着许多用干电池点亮的小电珠。柱上、四壁张挂着彩旗和红红绿绿的标语。一苏大会场和红军广场上热热闹闹、锣鼓、鞭炮、口号声不红于耳。毛泽东、朱德等也来到群众中,观看各区、乡庆祝队伍演出精彩活泼的闹龙灯、耍茶灯、活报剧。他们与群众一起唱歌、鼓掌、呼口号。这使军民更加群情激奋,时时爆发出出一阵阵欢笑声。
庆祝晚会高潮迭起,振奋人心,直到次日凌晨才余兴未尽地款款落幕。在随后几天的会议期间,当地军民每晚都举行提灯晚会或开展演剧活动,热烈庆祝一苏大会胜利召开。
8日休会一天,等待湘赣、湘鄂赣苏区代表到会。
9日下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大会主席团拟订的议事日程,宣读了各地贺信及《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告全中国工人与劳动民众》、《中华苏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电》等文电。3时许,毛泽东代表中共苏区中央局作《政治问题报告》。
毛泽东在报告中回顾并总结了中央苏区的工作。他指出,中央苏区是全国最大的苏区,拥有红军的主力,是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在地。它的巩固与发展,在全国的苏维埃运动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他还指出,虽然中央苏区的群众已普遍发动起来,已经没收了地主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了无地与少地的农民。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中,强有力的工农红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取得了伟大的成功。但是,也存在着错误和缺点,有待纠正。
毛泽东在报告中还阐述了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中心任务。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政治形势有利于苏维埃运动的发展,为适应这种新形势,必须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必须巩固和扩大红军,必须使苏维埃政权真正变成工农群众的政权,必须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加强反帝运动及职工运动的工作,必须纠正过去肃反工作中的错误,等等。毛泽东的《政治问题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拥护。
大会开的十分顺利,12日至18日,代表们先后听取并讨论了任弼时作的善于宪法问题的报告;项英作的劳动案报告;周以栗作的经济问题报告;王稼祥作的少数民族问题报告;邓广仁作的工农检察处问题报告。讨论并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国宪法大纲、劳动法、土地法令和红军问题,经济政策,工农检察处问题等决议案。
19日,大会选举产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毛泽东、英英、张国焘、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这一天还举行了授旗章典礼,嘉奖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英勇奋斗的工农红军和杰出指挥员。
典礼在叶坪广场举行。当大会执行主席彭德怀威严地大声宣布授旗奖大会开始时,军乐队高奏起雄壮的红军歌。各军派出的代表排成一路纵队,正步向检阅台行进,至台前行举手礼。毛泽东和朱德身着全套浅灰色红军戎装,腰带武装带,并肩站在检阅台中央。毛泽东亲手授予红军第一军“奋勇决战”红旗,授予红军第二军“勇敢作战”红旗,授予红军第三军“牺牲决战”红旗,授予红军第四军“英勇冲锋”红旗,授予红军第三军团“坚决奋斗”红旗,授予红军第六军“奋勇杀敌”红旗,授予红军第七军“转战千里”红旗,授予红军第十六军“坚强苦战“红旗。在庄严的授旗仪式完毕后,各军代表成一列横排列于检阅台前,他们一手擎旗,一手握拳高举,带领整齐排列于广场内外的红军将士齐声宣誓:“为保卫苏维埃,解放全中国,顽强战斗,奋勇前进”!
礼毕,朱德大声宣读了荣获红旗奖章的红军指挥员名单,褒扬他们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获得红旗奖章殊荣的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8人。毛泽东亲手将金灿灿的奖章分别佩戴在获奖人胸前。全场欢呼声经久不息。
11月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闭幕式,毛泽东和项英分别在会上致闭幕词。
毛泽东在闭幕词中号召:各级苏维埃政府要组织广大群众致力于革命战争,用革命战争武装自己,打倒敌人。
当大会执行主席曾山宣布:“从今日起瑞金改为瑞京,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时,全体代表不约而同地站立起来,全场爆发出长时间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在高亢的《国际歌》声中大会胜利闭幕。
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举行第一次会议,38岁的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主席。根据苏维埃组织法,在中央执行委员会这下设立人民委员会,即中央政府,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负责指挥全国政务。经过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毛泽东又荣膺人民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他的领导与管理国家的成功尝试。
立国之初,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1月25日设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副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于11月27日设立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由人民委员会提名并任命了各人民委员部委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地方政权机构设省、县、区、乡苏维埃政府。各级政府都实行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选举产生执行委员会,并都设立主席团。各级政府一般需要设置财政部、土地部、粮食部、总务厅、裁判部、政治保卫局。其中乡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一般只有两、三名脱产工作人员。乡苏维埃政府组织各种常设的或临时性的委员会,由脱产的工作人员负责有关事宜。这些委员会有:扩大红军委员会、优待红军委员会、慰劳红军委员会、赤色戒严委员会、防空防毒委员公、设收征发委员会、国有财产委员会、农业税征委员会、公债发行委员会、各季的农业生产委员会、开荒委员会、山林委员会、水利委员会、土地登记委员会、土地登记委员会、查田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卫生委员会、桥路委员会、粮食委员会、备荒委员会、户口委员会、义务劳动委员会、运输委员会、选举委员会、工农检查委员会。各委员会都设立不脱产的主任一人,主持日常工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权机构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组织体系,置民众于各种组织之中,以便于开展各种工作。
毛泽东出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后,日理万机,经常工作到深夜。临时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着中央革命根据地内的江西省、福建省、闽赣省、粤赣省、赣南省,以及与中央革命根据地接壤或不接壤的湘赣、湘鄂赣、赣东北等省,并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设立了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尚无接通关系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琼崖革命根据地也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在毛泽东主持领导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政治民主制度,讲求办事实效,坚持清正廉洁,在领导与组织革命战争,扩大红军,武装民众,组织运输,保证供给,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对外贸易、合作社事业,建立新的婚姻制度实施广泛的社会教育,发展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毛泽东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造都与领导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主要组织与领导者,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主政期间,虽然不断受到王明“左”倾借误领导的排挤和打击,但也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带来的危害,探索和总结了一整套治党、治国、治军和开展各项建设的经验,发表了许多重要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上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宝库,为日后更大规模的人民政权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